高血壓


高血壓的定義:

血壓分類

收縮壓

舒張壓

理想血壓

<120mmHg

<80 mmHg

高血壓前期

120~140 mmHg

80~89 mmHg

高血壓

第一期

140~159 mmHg

90~99 mmHg

第二期

160~179 mmHg

100~109 mmHg

第三期

≧180 mmHg

≧110 mmHg

高血壓的症狀:

早期常沒有明顯症狀,或只有輕微不適。可能有下列症狀:頭痛、頭昏、視力減弱、模糊、記憶力衰退、呼吸短促、失眠、耳鳴、重聽、腸胃消化不良、肩部僵硬、噁心等。

徵狀及併發症?

高血壓常見併發症有心臟衰竭、冠心症、腦中風、腎衰竭…等。

高血壓對身體的不良影響:

  1. 腦:血壓增高致血管硬化,易使血管破裂或阻塞而引起中風。
  2. 心臟:由於血壓高,而增加心臟的負荷,引起心臟衰弱、狹心症或心肌梗塞而導致死亡。
  3. 周邊血管:肢體末梢脈搏消失,缺血壞死或造成間歇性跛行。
  4. 腎臟:易引起腎臟動脈硬化、腎萎縮、腎機能不全、尿毒症、腎衰竭。
  5. 視網膜:易造成出血或滲出液、視神經乳頭水腫。

測量血壓的注意事項

  1. 有些人在醫院中量血壓會因面對身穿白衣的醫護人員而偏高,稱為「白袍性高血壓」;建議可以在家中學習自己測量。
  2. 如有從事影響血壓的活動(如運動、抽菸、喝茶或咖啡、洗澡等),則需休息15~30分鐘後再測量。
  3. 請選擇安靜舒適的場所,量血壓時避免聊天。
  4. 採平躺或坐姿,手臂不可被衣物束緊,將測量的手臂置於墊子上並與心臟同高。
  5. 第一次測量時應測量雙手,以後則以血壓值較高的一側為測量基準。
  6. 每次測量血壓時宜選擇同一部位、同一姿勢及同一時間點,以便能較客觀的比較血壓變化情形。
  7. 電子血壓計都必須定期校正,以確保測量出正確的血壓值。
  8. 禁止量血壓的部位:靜脈注射的手臂、動靜脈分流或動靜脈廔管的手臂、乳房或腋下手術的患側、上石膏或包紮大型繃帶的患側。
  9. 如需重覆測量時,應放鬆壓脈帶,並完全壓出充氣囊內的空氣,待休息5分鐘後再測量(預防靜脈充血而影響血壓值)。
  10. 每次測量後需記錄時間及數據,如同時測量兩手則須註明左手及右手。
  11. 心律不整者應連續測量3次血壓後,再取其平均值,會較為準確。

高血壓的種類:

    • 原發性高血壓—引起的可能原因
      1. 遺傳因素:家族遺傳。
      2. 後天環境因素:如熱量攝取過多、吸菸、缺乏運動、飲酒過量、鹽分攝取過多、心理社會環境刺激(如:工作壓力大、睡眠不足)。
    • 續發性高血壓—引起的可能原因
      1. 使用藥物造成:如荷爾蒙避孕藥、皮質類固醇、麻黃素、安非他命等。
      2. 因懷孕造成之高血壓。
      3. 因器官疾病造成:如主動脈縮窄、腎動脈狹窄、慢性腎衰竭、腎上 腺腫瘤、腦下垂體腫瘤、甲狀腺亢進等。

 

如何預防及控制高血壓:

  1. 定期看醫生並依指示吃藥,不可自行增減藥量,最好每天自己固定時間量血壓並記錄。
  2. 禁菸酒、少喝茶和咖啡。
  3. 保持理想體重,適量運動,如體操、散步等,須持續不斷。BMI(身體質量指數)=體重(kg)/身高(m2),正常BMI值為18.5~24。
  4. 避免過度疲勞及精神緊張、生氣憂慮或過度興奮;配合良好的娛樂及休閒活動,保持精神的輕鬆愉快。
  5. 預防便秘,保持大便通暢;及充足的睡眠與休息。
  6. 避免用太冷、太熱的水洗澡或浸浴過久。
  7. 肥胖者(超過理想體重之20%以上)發生高血壓時,容易併發心臟病或腦中風;應減輕體重,可幫助降低血壓。

高血壓患者的飲食

  1. 鈉可促使血壓上升,應限制鹽份的攝取,每天攝取量以5公克以下為宜,或依醫師、營養師指示使用。
  2. 選擇新鮮的食物,飲食要均衡,不可偏食,不可吃太飽。
  3. 罐頭、醃漬及加工食品,含鈉的食品添加物,應避免食用。
  4. 避免食用加有含鈉量高的麵線、油麵、甜鹹蜜餞、甜鹹餅乾,或含鈉量極高的鹼、蘇打發粉或鹽。
  5. 烹調時應選用植物油,如:大豆油、玉米油、葵花子油、紅花子油等;並盡量減少動物性油脂如:牛油、豬油、雞油、乳酪、肥肉、豬皮、雞皮、鴨皮等。
  6. 烹調時可多用白糖、白醋、蔥、薑、蒜、五香、檸檬汁等調味品,或以蒸、燉等方式來保持肉類的鮮味,增加可口性。
  7. 內臟:腦、肝、心、腰子、蟹黃、魚卵、蝦卵、蚵、螃蟹,因膽固醇含量高不宜食用,蛋黃一星期以不超過二個為宜。
  8. 盡量避免在外用餐,因餐館常使用較多的食鹽、味精等調味,如無法避免時,則忌食湯汁、醃漬食品。